(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本研究中心聯合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海通國際」;股份代號:665.HK)發表《香港:面向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報告。報告認為,人民幣國際化、ESG投資及數字資產交易有望在今後十年成為全球性的趨勢,而香港在打造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ESG投資樞紐、以及數字資產交易與管理中心等方面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發佈會邀請到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席李家傑博士,理事譚耀宗先生,及來自金融界及學術界的嘉賓代表出席活動。李博士致開場辭並表示:「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多年來連接中國內地和國際市場,在股票、債券、資產管理及保險領域穩健發展,長期形成的領先地位被全球投資者廣泛認可。國家對香港的金融業發展寄予厚望,相信香港會用實際行動回饋國家,主動變革創新,不斷突破傳統金融業框架,以及豐富其內涵,培育與時俱進的金融業發展新優勢。我很欣慰今天發佈的報告已經領先一步,定位未來,長遠謀劃,勾畫了香港面向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藍圖。」
人民幣國際化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提供「長期賽道」
目前中國內地三分之二的對內和對外直接投資、以及大部份金融投資都經過香港。2020年,香港地區的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佔人民幣跨境收付總金額的46%。香港亦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額佔中國內地之外交易額的41%。
報告指出,隨著中國從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逐步邁向第一大經濟體,人民幣國際化將是大勢所趨,需要多年穩步有序地推進。此趨勢為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提供了「長期賽道」。報告建議香港應進一步強化人民幣業務的樞紐功能:
1. 積極拓展香港的人民幣債券市場,鼓勵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中資機構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並開通境外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回購業務,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提供流動性。
2. 鼓勵港股以人民幣計價、交易與融資,爲海外人民幣持有機構提供更多的人民幣證券投資產品,亦可匹配在港上市的中國企業的運營資金需求,降低匯率風險,也可吸引廣泛的內地投資者。
3. 豐富人民幣風險管理工具,通過開發人民幣標價的債券、股票、指數、ETF的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提供直接與人民幣證券產品掛鈎的風險管理工具,以吸引不同風險偏好的國內與國際投資者。
4. 強化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銜接作用,參與並推動人民幣在大灣區的跨境使用,深化互聯互通機制;同时,在國際層面上將香港發展成為「一帶一路」的海外投融資平台,率先實現「一帶一路」國家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循環路徑,實現人民幣境外區域化使用。
5. 打造數字人民幣全球跨境支付網絡的重要節點,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使用,協助央行開展數字貨幣的跨境測試,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向數字化發展奠定基礎。
打造面向全球的可持續金融中心和ESG投資樞紐
ESG投資和可持續金融近年在世界範圍內迅速崛起,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新趨勢。報告指出,香港近年在ESG投資的廣度與深度上亦取得了矚目的進步:
在2020年,香港綠色債券年度發行規模達120億美元,創歷年新高。以海通國際爲例,截至10月30日,海通國際於2021年內共參與承銷40個綠色及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項目,總金額達112億美元,項目數量及總金額均較2020年全年大增逾兩倍。
在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和ESG基金產品方面,據港交所STAGE平台顯示,近一年半以來,在港上市的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和轉型債券共15筆。在港銷售的獲證監會認可的綠色及ESG基金共77隻,較2018年的54隻增加了43%(均截至2021年10月30日)。
報告認為,憑藉香港在ESG投資與實踐領域得天獨厚的優勢,可從以下五點著手,將香港打造成面向全球的可持續金融中心與ESG投資樞紐:
1. 成立本地的負責任投資倡議,促進業內交流與合作,將ESG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植於本地投融資機構的核心價值理念之中。
2. 建議香港本地的資產所有者及資產管理者設立與氣候變化風險及碳中和相關的投資目標,倡導更多資管機構參與「淨零資產管理公司倡議」。
3. 支持ESG相關金融產品的創新與發行,建議外匯基金增持香港本地發行的建議外匯基金增持香港本地發行的ESG產品,同時通過稅產品,同時通過稅費減免等措施,鼓勵費減免等措施,鼓勵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加大加大ESG產品的開發與投資,提升香港在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專業能力與產品的開發與投資,提升香港在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專業能力與領先優勢。領先優勢。
4. 建立本地碳交易市場,通過與大灣區城市聯手,通過與大灣區城市聯手,利用現有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與平台,打造一個聯通內地與海外的統一碳交易中心。
5. 加強對ESG專才的培養及人才輸出,提供資源支持鼓勵本地院校增設ESG相關課程和研究中心,以滿足市場對人才與技術的需求。